2019年7月1日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正式實施。
一年來在法律法規支撐、市民全員的參與下,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。
根據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發布的數據,截至6月中旬,濕垃圾分出量9632.13噸/日(同比增長38.52%),干垃圾處置量1.55萬噸/日(同比下降19.75%)。
小區門口都設立了干垃圾和濕垃圾桶。有些地方甚至放了干垃圾、濕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可回收物四個垃圾桶。居民對此的反映也是有所變化,剛開始大家都是不理解甚至有抵觸情緒,久而久之,在物業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或者攝像頭的參與下,人們對垃圾分類有了一定的認識,也不會有抱怨、嫌麻煩的心理,認為垃圾分類是理所當然的事情。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已經形成一種新時尚。就像網上熱傳的一樣,“在上海,阿姨首先會問這是什么垃圾(指垃圾種類)。”
濕垃圾投放進設備后,在密閉的空間里,在智能調控的合適溫度、濕度和供氧條件下,經預先配置的微生物菌群作用,降解90%以上,轉化成水蒸氣、二氧化碳排出。剩余的是濃縮優質有機介質,可用于林業、果園以及家庭花卉種植。處置過程水、油、氣都經過處理后達標排放。
設備操作簡便,一桶濕垃圾桶的搬、升、倒、降完整過程只需要短短幾分鐘。
潔鹿自主研發的集成物聯網技術可實現對設備的遠程監控和維護。
濕垃圾處理設備處理垃圾時間是12-24小時,期間沒運行一段時間會休息十幾分鐘,因為這個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給設備進行加木屑,并將發酵分解好的廚余有機物送至附近園林部門用于林業、果園以及家庭花卉種植,濕垃圾減量率超90%,設備處理后的產物可用作基肥,用來園林綠化、當家禽飼料。